1930 年新生饭庄创办于开封,原名新庆楼,由吴长庆、王学校合资开办。新生饭庄以经营牛羊肉烩馍为主,兼营特色清真菜肴,一向以烩馍味道醇美、菜肴经济实惠而闻名遐迩。
1930年,吴长庆、王学校合伙集资,在开封鹁鸽市中间路东,开办了一家以经营羊肉烩馍为主的小吃铺,名曰新庆楼。由于他们经营的羊肉烩馍具有馍筋、肉烂、汤鲜的特点,很快便出了名。
1941 年,吴长庆又与丁纪洛合资将新庆楼迁至鼓楼街西头路南87号更名为“新生饭庄”,仍以经营烩馍为主,同时增添了小件炒菜、拉面、单麻、双麻、包子等,生意日益兴隆发达。1952年,新生饭庄再次搬迁至同街中兴楼旧址,又增添了炒菜、涮羊肉等品种,并经营筵席。此时的新生饭庄已发展成为拥有三间楼房门面一进院子的中型餐馆。
1956年2月1日,由经理吴长庆、工人代表达跃臣等人联名申请,新生饭庄实现了公私合营,成为一个新型企业。公私合营后,该饭庄拥有职工12名,总资本2412元,是当时开封市11个大型餐馆之一。著名厨师李占德的烩三代、汆千里凤、烩馍被公认为该店的风味食品。
1961年,新生饭庄将其东邻旧货门市部与吉安旅社的部分房间兼并,扩大了营业面积。同时,著名厨师李国宾、高寿椿对传统的回民菜肴烹饪方法进行了改革,吸收了汉族菜肴的烹调精华,开始经营海味、鸡、小炉馍以及双麻、单麻、油丝、白糖焦饼等食品,遂著名于世。由此,新生饭庄被定为名产风味餐馆(一类),其羊肉烩馍、小炉馍、羊肉涮锅、烩三代、扒羊肉等品种被定为“名产风味”。1964 年,新生饭庄又一次拆迁,搬入同街路北两合食堂旧址,并将东邻的味美羊肉汤锅划归其中。此时的新生饭庄拥有三间楼房的门面,两进院子(使用面积535平方米),已成为一家比较有名的经营回族小吃和各式炒菜等数百个品种的综合性饭店。
1970年新生饭庄更名为“回族饭店”,仍以经营传统风味为主。1978年,饭店在经营上采取了“五定”措施,即定人员、定质量、定品种、定职责、定岗位,使其传统风味更加精益求精,信誉倍增。1980 年,该店恢复了老字号“新生饭庄”。
1982 年,由市政府规划,与左右两邻数家联合建成六层大楼,新生饭庄由过去的单纯餐馆发展成为具有餐饮、住宿双功能的饭店。在经营上,除了有远近闻名的羊肉烩馍、羊肉小笼包子、羊肉涮锅、单麻、双麻油酥火烧等风味食品外,还承办各类高、中档筵席烹制传统风味豫菜。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新生饭庄积极投入到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立足拼搏竞争,谋求更大发展他们从三方面下功夫:
第一,整修店貌,更新设备。他们结合自身特点,投资100多万元,从1991年到1993年分三个阶段对整个饭店的店容店貌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改建装修,增加了各种必备的现代化设备。改建后的新生饭庄可同时容纳400人就餐,既体现了别致、典雅的伊斯兰风格,又充满着新颖、豪华的现代派气息。
第二,保持传统,开发创新。在经营方针上,他们既保持传统特色,继续经营牛肉羊肉烩馍、清真包子等200多种传统风味食品;同时又根据市场的需要不断引进新的花色品种,如炸羊排、铁板羊肉、孜然肉片等系列名菜。在工艺质量上,他们高标准,严要求,要求各式菜品制作考究,风味鲜明,色、香、味、形俱佳既是美味佳肴,又是艺术精品。
第三,严格管理,上乘服务。在管理上,他们在坚持“五定”的基础上,完善责任制。上至经理,下至服务员,职责分明,并把职责与报酬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服务上,他们把“视顾客为上帝”的原则化为每一个员工的自觉行动,坚持开展微笑服务、规范服务、全程服务。以上三方面是新生饭庄由小到大、久盛不衰的秘诀所在。
截止1994年,新生饭庄拥有职工61人,其中特二级厨师1人,特三级厨师3人,二级厨师4人,三级厨师1人;拥有固定资产600万元,年营业收入120万元,上交利税 6.5万元,纯利润5.4万元。新生饭庄的全体员工决心继续发扬以往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并不断地学习先进,改革创新,争取企业再创新的辉煌。全业现在名称:新生饭庄。地址:河南省开封市鼓楼街综合楼57号。